代码为帆,逐浪智能时代;算法作笔,书写未来新篇。2025年9月16日,大象传媒
/人工智能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学校大礼堂隆重举行。843名新生怀揣科技理想与青春憧憬,正式开启作为“计电人”的成长新旅程。
学院党委书记赵进创教授、常务副院长张振荣教授等院领导,特邀98级校友、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科技信息处副处长刘玉华、共青团广西区委青年发展部副部长陈悦柏,研究生导师、各系主任、班主任及全体辅导员出席典礼。开学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夏士岚老师主持。
在庄严的国歌声中,全体师生肃立齐唱,以昂扬姿态锚定“科技报国”的初心使命,拉开了开学典礼的序幕。

张振荣常务副院长以学院32年发展历程为脉络,从1993年建院至今,学院已形成“5个本科专业+多学科硕士方向”的培养体系。面向新生,他提出四点殷切期望:要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让每一行代码、每一个电路设计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;要锤炼过硬本领,从程序设计、智能算法等基础学起,筑牢专业根基;要勇攀科技高峰,在芯片设计、基础软件等“卡脖子”领域敢闯“无人区”;要恪守科技伦理,让技术始终服务于人民福祉与八桂大地发展。

人工智能系副主任任莹莹老师以亲身经历勉励新生:从初学C语言时处处报错,到通过逐行研读、反复实操最终成功运行首个程序。她强调“大学允许暂时不会,但不允许永远不学”,为新生指明成长路径:本科生可从每天坚持写20行代码起步,培养实操习惯;研究生要打破“完美主义”,以“每天写500字、先完成再完善”的节奏推进科研;同时要兼顾身心健康,在跨学科探索与兴趣试错中找到真正热爱。

2024级硕士研究生出君儒作为老生代表,用真切体会为新生引路。他提醒本科生重视高等数学、数据结构等基础课,“这些是人生大楼的钢筋混凝土”;对研究生,他分享“三下乡”实践经历,强调“科研从不是单打独斗”,鼓励新生在师生守望中完成从“学知识”到“创知识”的跨越。他特别寄语:“学院要培养的不是‘会写代码的机器’,而是‘有温度的计电人’。”

人工智能251班杨鹏宇代表新生发言,讲述选择AI专业的初心:从AlphaGo战胜人类的震撼,到DeepSeek开源见证技术改变生活,再到阅兵式上“机械狼”集群作战的震撼,深刻认识到AI对国家实力的重要意义。他承诺将和同学们一起筑牢数学、编程、算法“地基”,以好奇心驱动探索,以家国情怀校准方向,通过备考四六级、参与竞赛项目等途径提升自我,用代码书写“强国有我,AI有我”的青春答卷。

开学典礼在师生们齐唱校歌中落下帷幕。新生们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,在计电学院这片沃土上,我们将用代码书写青春,以智能绘就未来,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、有担当、有温度的科技人才,为广西发展和国家繁荣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。
